主页 > 不孕不育文章 >

生育障碍相关的因素及对策

  生育是人类生命延续的永恒主题,也是关乎女性一生与家庭幸福和谐的重要因素。调查显示不孕夫妇离婚率是正常人群的2.2倍。90年代后期据WHO报告,世界范围内不孕症的发生率已达10-20%。因此,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、工作压力的增加、环境的恶化、饮食结构的改变、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等,由此引起的生育能力下降等问题也愈发凸显。

  生育障碍是指男女双方因内分泌异常或(和)生殖解剖异常,而导致精卵结合障碍、胚胎质量、着床及进一步发育困难,从而影响女性正常的生育功能,包括不孕不育、习惯性流产等相关疾病。反复的流产不仅影响女性生育,而且也极大的摧残了女性的身体健康。其中,黄体功能不全占大约23%-60%,生育期以前此类患者可能无临床症状,或者仅表现为月经先期。PCOS患者由于高浓度的促黄体生成激素、高雄激素和高胰岛素血症降低了卵子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,从而导致流产的发生,占复发性流产的58%。此外高泌乳素血症及甲状腺疾病也可以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。

  1、古代医家对生育障碍相关因素的认识

  中国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月经不调与不孕的关系密切。朱丹溪提出:“妇人无子者,多由血少不能摄精,经水不调,不能成胎”。至明代张景岳明确了月经与孕育的关系,提出“经调则子嗣”的理论。月经不调包括了月经先期、月经后期、月经先后不定期、月经量少、痛经、闭经、崩漏等疾病。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,月经不调的疾病多与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有关。元代的朱丹溪与明代的万全均提出生殖器畸形导致不能生育。

  2、现代医学对生殖障碍相关因素的研究

  1956年Tietze用人口统计学估计而推算出20-40岁妇女不孕症的患病率为15%。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,各国学者开始重视不孕症的问题,陆续开展不孕症发病率和病因学研究工作。2001年的Prosser[2]把不孕症的病因归结为三个方面:生物学因素、环境因素、社会因素。

  (1)生物学因素:主要指女性器质性病变、内分泌因素、免疫因素与精神因素等。婚前性生活、缺少性方面防备措施导致未婚先孕多次人工流产或药流、术后又恐怕让人知道,不能按术后医嘱执行,往往会造成宫腔、附件炎症、粘连致使输卵管不通、通而不畅、积水等,致使输卵管阻塞发展,引起继发性不孕症的发生。

  由此可见,人工流产术虽然是临床上常用的终止意外妊娠的手段,相对安全、简便,但是该手术会对女性的机体及生理功能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,尤其是其远期并发症对女性生育会产生不良影响,甚至可以导致不孕症的发生。因此,有必要动员全社会加强对青少年青春期卫生和性知识教育,预防和减少未婚同居、未婚先孕,以保护妇女生殖健康;严格掌握人工流产适应症、禁忌症,把好手术质量关,严格无菌观念,术后做好避孕指导和卫生宣教,从而减少人工流产后造成的继发不孕;同时普及节育及避孕知识,医务人员进行婚前检查时应主动宣传避孕知识,计划生育部门也应做过细工作,将避孕措施落实到每一个育龄妇女,尽量减少以人工流产术终止意外妊娠。

  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是排卵障碍中较常见的疾病,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与排卵异常、多毛、肥胖、不孕合并卵巢增大呈多囊性改变,同时引起内分泌异常,临床流产率较高。PCOS的症状从少女青春期发动开始,持续到绝经前后。

  子宫内膜异位症(EMT)临床症状除了痛经之外,尚可导致女性不孕、复发性流产。EMT导致不孕的机制尚不明确,目前认为EMT导致不孕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原因:

第一,导致盆腔局部解剖结构改变,影响输卵管功能;

第二,影响患者神经内分泌。破坏卵巢结构,导致排卵障碍;

第三,激活患者体内免疫系统,产生抗精子抗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,可干扰和妨碍受精卵结合、着床及囊胚的发育,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的发生。

第四,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,使受孕率降低,流产率增。

  (2)环境因素:也可以悄无声息的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。对女性生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和排卵障碍、闭经、月经稀发甚至卵巢功能早衰等。环境的影响不仅导致不孕,也可以导致胎儿先天畸形、流产、早产、死产等疾病的发生。研究资料显示,男女结婚生育力较高的年龄为24-25岁,此后逐渐下降,特别是女方到30岁后急速下降。。国外有研究表明,人工流产后约有10%-30%发生不孕。有口服避孕药史的女方在停用避孕药两年内仍未怀孕的未产妇高达15%,经产妇为7%。

  (3)社会因素:的影响也不可忽视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思想观念的改变对生育也有较大影响,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,不少妇女推迟婚龄及育龄,不孕症患者年龄有上升趋势,不孕症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,不少妇女超过35岁才来就诊。由于生育力随年龄增大而下降,同时遗传性疾病发生率也随年龄增大而增加。

  对策

  人类自身的生殖健康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。采取相关措施降低不孕不育的发病率,需要社会、医护人员共同努力。

首先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,从我做起。尽量节能减排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。少吃垃圾食品,不用有毒有害的化妆品。

其次,在初高中阶段及大学阶段开展相关卫生知识讲座,积极宣传女性月经与生育相关知识,争取让患者早就医、早发现疾病,早治疗。

同时,宣传婚前性行为及生育前人工流产的危害,减少婚前人工流产的发生率。

较后,合理规划人生安排,适当晚婚晚育,争取在黄金生育年龄完成人生的生育任务。

长江快孕名医

有问必答

  • *您的姓名:
  • *手机号码:
  •  QQ或邮箱:
  • *简述病情:

地址:郑州市二七区碧云路9号

热线电话:037160136013

Copyright © 2015 郑州长江中医院